多普勒效应公式推导
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多普勒效应很难,或者要在学习波动知识点后才能理解。其实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公式推导很简单,简单到只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而已。所以,我经常在高一时就跟小伙伴们讲多普勒效应了,只是没有把这个专业名词说出来而已。
举例说明,
一个报警器每1s发出一声警报,某人在速度为100m/s的高铁内向着报警器运动,假设声音传播速度为300m/s,问该人1min能听到几次警报?
解:我们将该问题形象化一点,
比如报警器发出警报犹如发射一个个小球,
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犹如小球在空气中运动,
因为每1s发射一个小球,且根据小球在空气中运动的速度为300m/s,所以小球与小球之间的距离为,
,如下,

小球如同一列队伍一样,保持间距为300米,以300m/s的速度前进,而人以100m/s的速度前进,根据相向运动的规律可知,人1min相对“小球队伍”走过的距离为,
,
注意了,小球与小球间距为300m,所以人1min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,
次,
也就是能听到80次警报。
好了,有了上面形象的具体例子,下面我们只要翻译成多普勒效应中的相关术语即可。再说明如下:
声源频率为f,声音传播速度为v,若声源向着观察者运动的速度为 ,观察者向着声源运动的速度为 。
下面进行推导。
首先根据频率f可知,两次发射小球的时间间距为,
,
由于声源在发射小球后也会向着小球运动,所以小球间的距离为,
,

注意了“小球队伍”运动的速度仍为v,而不是 ,而人的速度为 ,所有经过时间t,人相对“小球队伍”走过的位移为,
,

所以人在该时间内遇到的小球个数,也就是听到声音的次数为,
,
在t时间内听到n次声音,所以观察者听到声音的频率为,
,
这就是多普勒效应的公式啦。
好了,讲完了,就这么简单。
小伙伴们,咱们下期再见啦!
网友评论